“交流中碰撞,合作中成長”——國際漢語教師沙龍新年開講
2019-01-18
2019年1月16日下午一點🔞,恒行2娱乐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王慧副教授應邀做客國際教育學院🤸♂️,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交流中碰撞,合作中成長”的講座🙆🏼♀️。
王慧老師系恒行2娱乐英語系副教授,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悉尼大學、昆士蘭大學訪問學者。曾先後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第九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英語專業組)上海賽區特等獎及全國總決賽特等獎、校“青年授課名師獎”👲🏼、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王慧老師首先以參加比賽的一段說課為例,展示了《高級英語》課堂教學的風采。展示所選用的語料篇幅長、語言澀🛀🏿、手法奇、典故多。王慧老師條分縷析地介紹了如何進行教學設計,解決教學難點並且通過一系列教學手段設置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王慧老師以此為例引出新近出臺的《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就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和實施這一標準🕵🏻♂️🦵🏻,培養出國家需要的外語人才進行了深入探討。
恒行2娱乐外語學院近些年在顏靜蘭教授帶領下提出了“SPICM教學模式”、“ACCE外語研究性學習模式”,王慧老師在繼承這一模式基礎上,綜合運用建構主義和生成學習理論,探索了“5P”教學法。即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Preview)、討論互動(Participate)、練習(Practice)🐕🦺、展示(Present)以及創造性作業(Produce)5環相扣,層層推進👊🏽,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跨文化溝通🙌、團隊合作、思辨及研究能力🚵🏻♀️。王慧老師的講解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也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王慧老師還與對外漢語教師們分享了現在國內英語教學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就語言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進行了探討🚥。比如,外語學院的學生文化背景單一,國際教育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多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處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時,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大家就中國文化主題的教學也進行了“頭腦風暴”,為講好中國故事🥌,培養知華🥜、友華的留學生,服務國家大外交戰略積極獻言獻策。
王慧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希望以後能有更多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加強和其它院校合作,開闊視野👰♂️,提高業務能力。
本次講座是國際教育學院“國際漢語教師沙龍”系列活動第一講,今後,學院還將開展多樣的交流活動,豐富漢語教師的內涵建設💂♀️👩🏼🦳。
文字:於濤、徐穎
圖片🎅🏽:徐穎